重建成本高‧經濟損失大
平衡政策助災後重振
災難、哭號、心酸…
隨后盡入眼簾的就是連串數據,但是數據背后,又隱藏著什么?
數字會說話,它告訴我們,災難后,除了是生存下去的勇氣,還有國家需面臨的考驗,包括如何維持經濟成長、抑制通脹、平衡經濟財產、基礎設施損失,和災后重建、恢復生產及信心…
重大天災的毀壞,需要多少時間撫平傷口?需要多少時間恢復成長動力?
從512四川大地震事件,讓我們回顧過往數個重大天災對經濟的影響。
四川地震短短數句鐘的蹂躪,現場一片慘不忍睹,惟需耗時數年光景重建,方可恢復災前盛況。
中國四川發生8級大地震,傷亡人數不斷飆升,生命在震盪中不堪一擊,惟數據背后卻隱藏著更大的考驗。
這場大災難對國家的經濟損失有多大?
平衡政策,是災后政府面臨的挑戰,如何在高通脹、災區基礎建設,及信貸控制中,取得平衡點,是有關政府需考量的重大政策。
分析界預測,地震或減低今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(GDP)成長率0.2%,並導致通脹率增加0.3%。
惟政策緊縮或在地震后放鬆,料不會在近期加息。
外交學院國際金融中心主任歐明剛指出,隨著災后大規模重建計劃,或引發新一輪固定資產投資熱潮。
根據資料顯示,2004年南亞海嘯侵襲,雖不致于大幅影響受波及國家的經濟成長,惟重建成本高企。
其只包括印尼將在災難后5年斥資超過40億美元(約128億令吉),斯里蘭卡需資15億令吉(約48億令吉)。
同遭海嘯來襲的大馬,在災后數日的清理成本,已花掉約2500萬美元(約8000萬令吉)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則說:“在死亡數據道出的經濟發展價值,不是在于節節走高的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率,反而是提升人民實際生活水平。”
新一輪成長起點
災民憂心失去的家園,政府則擔憂災難對宏觀經濟的影響。
他更預測,地震或是新一輪經濟成長起點。
“若政府調整政策符合各方利益,在日后經濟發展顯現每個人民價值,新一波經濟成長或會到來。”
不過,災后服務業,尤其旅遊業將受打擊,或拖累經濟成長。四川旅遊業因而損失超過人民幣500億元(約231億吉)。
專家預計,四川省今年次季消費和服務業將走軟,影響中國經濟成長。
根據社會經濟和環境研究所(SERI)發表的《海嘯對檳城經濟影響》報告指出,貴為國內著名旅遊景點之一的檳城,海嘯后面臨最大考驗並非基建重建損失,反而是如何重拾旅客信心。
災難魔爪一出,通脹、經濟損失,旅遊業及信心等皆萬劫不復,直墮谷底,惟時間可撫平傷口,何時恢復昔日繁榮,就胥視政府災后重振能力。
2005年美國卡特琳娜颶風
油田被迫關閉
導致能源價高漲
卡特琳娜颶風喚醒“油魔”,導致全球能源價格高漲,多國汽油零售價被逼調高。
一國災難,全球經濟皆受影響,就從2005年的卡特琳娜颶風說起…
卡特琳娜颶風在2005年8月侵襲美國,所造成有形和無形的損失,對全球經濟造成震蕩,並延至06年,包括喚醒“油魔”。
當年,在全球能源生產日益減少之際,颶風導致美國墨西哥灣附近三分之一以上油田被迫關閉,及多個石油及天然氣工廠停產。
颶風造成全球能源價格高漲,每桶石油漲破70美元(約224令吉),雖然與近期漲破每桶135美元(約432令吉)的油價相較,是小巫見大巫,惟當年已足令全球各領域,從航空業到運輸業,叫苦連天。
航空運輸業叫苦
在印尼,油價升高,導致經濟危機一觸即發,印尼盾匯價挫跌至4年新低,同時該國政府補貼燃料造成國庫失血。
在泰國,為抵消高油價衝擊,政府展開刺激經濟方案,以及節省能源措施,包括加油站須在夜間關閉,和限制廣告牌每日僅能點亮3個小時等。
在歐洲,德國汽油零售價被逼調高,瑞士汽油價更突破歷史新高。
Sunday, May 25, 2008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